法律是抗击雪灾的强大武器
大雪过后,我们又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新年。但是,对那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我们却记忆犹新。在那场雪灾中,我省的交通、能源都面临了空前的考验。大灾面前,我省交通、电力等各部门从容应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突发事件应对法》。
规范应对雪灾中保障公民利益 去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各级政府和各主管部门的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加以规范。 我省遭遇的这场半世纪一遇的腊月暴雪,将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也给了我们一个践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机会。在抗击雪灾的战役中,浙江省的领导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关键词 抗击雪灾 政府责任重如山 事件
雪灾来临前,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已闻雪绸缪,连续召开3次专题会议,排查隐患,布置预防抗灾工作。 1月26日第一场大雪,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防范雨雪冻害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门部署。杭州市抗雪防冻指挥部当天启动城区抗雪防冻一级预案,落实有关部门责任及抗雪防冻物资。全市13个区、县(市)建立防雪抗灾领导责任制,形成从市到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防雪抗灾领导和指挥网络。 雪灾形成,浙江省气象台的暴雪预警经历三级跳,升级为最高级别的暴雪和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省电力公司宣布浙江电网启动应对冰雪灾害Ⅰ级应急响应。 杭州市城区防雪防冻指挥部和城市管理办公室通过媒体,发布了《致市民书》提示市民。杭州市春运办启动了紧急预案,要求各部门进入临战应急状态。 针对连日雨雪,全省制定三个预案、二个电力应急预案以及市场供应预案、滞留旅客疏导预案等。市公安局随后也启动了防雪抗冻紧急预案,切实做好道路安全管理、治安程序维护,落实值班后勤力量。 点评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雨雪冻害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浙江省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体系是健全到位的,确实做到了未雪绸缪,科学抗灾。 突发事件以社会危害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分别用(一级)红色、(二级)橙色、(三级)黄色、(四级)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根据不同警报发布,各级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抗灾的应急处置和救援。浙江省各级政府依据预案的应急准备,充分发挥监测与预警体系和信息的支撑依托作用,使应急处置与救援有条不紊、指挥若定。 链接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关键词 雪灾无情 百姓利益大如天 事件
大雪封道,又临春运高峰,双重压力给交通带来巨大的困难与危机。省政府办公厅及时发出《切实做好春运滞留旅客安全返乡工作》的紧急通知。杭州等地紧急启动了剧院、体育馆等场所,作为疏散滞留旅客的临时安置场所。解放军在火车站加置了数十顶军用帐篷和加热器为旅客御寒。杭州市政府还在道路可行的条件下,调用机关车辆,免费运送滞留人员返乡过年,并可全额退票。交警部门出动警车缓行开道,尽力减轻公路堵塞状况,将旅客省际接力运送返乡。 雪灾给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大雪无情人有情,省工商局对进入全省各地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销售的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入场费、工商各类费用一律减半征收。加大商品质量抽检和巡查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各类违法行为。 省农业厅派出农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三个专家指导组赴杭、湖、衢分类指导救灾工作。 省物价局会同杭州市物价局展开市场价格巡查,加强监测,一旦发现价格异常波动及时预警。 杭州市贸易局召开农贸产品生产、经营商会议,号召为老百姓“菜篮子”减负,集体让利涉及40多种农副产品。湖州市对农产品经营户,每采购一吨蔬菜补贴50元。杭州市启动蔬菜供应应急预案,政府高价收购,低价批给经营户,限价销售,推出“限价菜”专销点。 点评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并可针对突发事件的特点与危害,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我省应急救援队伍和广大干部群众协力救治、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灾人员,保障百姓生活必需品供应,抢修受损公共设施。对单位、个人财产毁损、灭失的予以补偿。启用财政预备费和救援物资,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减轻了突发事件的影响。 链接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等方面服从指挥、提供协助、给予配合、必要时采取先行处置措施的法定义务作出了规定。同时,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该法确立了比例原则,并规定了征用补偿等制度。 该法明确规定,有关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权益的措施。
关键词 灾情不断 发布信息快准明 事件
1月26日第一场大雪降落,浙江省委、省政府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全省防范雨雪冻害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门部署,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要求各部门积极做好雨雪冻害天气预防和应对工作。省交通厅、公安厅下发紧急通知,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林业、气象、物价、电信、海运、疾控、消防等部门有条不紊地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全力投入抗灾救灾的战斗。 各级领导亲赴受灾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全省气象观察人员冒严寒顶风雪坚持观测气象变化,预报人员24小时值班坚守岗位,密切监测分析,提供了准确翔实的气象预报。 点评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收集、报送、报告、监测、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和情报,这既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也向政府各部门和社会提供了参与抗灾救援和应急处置的信息平台。政府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和谎报瞒报漏报突发事件信息,不服从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干扰破坏社会秩序和应急处置工作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的部门和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及公民都有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协助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依法应对,是打胜抗灾救险这一仗的关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各部门依法制定了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适当时机准确发布预警和启动预案,使危机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浙江省各级领导和群众经受住严峻考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危难时刻体现了党和政府关爱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与努力。 链接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
该法同时规定了相应的罚责: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